《我與地壇》
地壇離我家很近,在我最初雙腿截癱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 幾乎忽然之間什么都找不到,我便搖著輪椅總到地壇那兒去,為的是在那兒可以從另一個世界逃避到另一個世界,現(xiàn)在想起來 那個時候,我總是獨自搖著輪椅到地壇去,給母親出了一道怎樣的難題呀。
她不是那種光知道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她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她知道如果我總待在家里結果會更糟,那時我的脾氣壞到了極點,經(jīng)常是發(fā)了瘋似的離開家,從那園子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話都不說。
母親知道有些話不宜問,所以她總是猶猶豫豫的想問,最終又不敢問,她料定我不會同意她跟我一塊去園子,所以她從來沒有提起。
她知道得給我一個獨處的空間,而這需要一段過程,有一回我搖著輪椅出去,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又返回來,看見母親還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那個姿勢,望著我從墻角拐出去的身影對我的回來竟然沒有一點反應,后來她送我出去的時候給我說:“出去走動走動,到地壇去讀讀書,我說這事挺好的”……多年以后我才漸漸聽出,這分明是母親的自我安慰,是她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和囑咐。
當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長的時間里,母親是怎樣心神難寧 坐臥不安,兼著痛苦與驚恐做著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顧不上替母親著想,一心只想著自己是這世上最不幸的人,而兒子的不幸要在母親那里總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雙腿截癱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又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她即使去死也行,可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為著活著,她覺得要給兒子找一條路找一條幸福的路,而這條路呢,沒準他能保證兒子能夠找到。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在世上最苦的母親。
史鐵生在地壇里喪失斗志又重拾希望,觀察著自然萬物與他共生的變化。如果說地壇是史鐵生的心靈避難所,那母親就是他現(xiàn)實的避風港。母親的愛像是春日的微風,默默地包裹著兒子單薄的身軀,四處張望,生怕他看到,更怕看不到他。正是由于母親的堅忍與大愛,史鐵生才真正開悟,與生命和解,用寫作對抗苦難,找到存在的意義。
推薦人:任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