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qū))教研室,市直各中學:
為進一步推進“基于標準的教學”,提高我市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水平,根據(jù)鄭州市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的總體安排,決定舉行2021年鄭州市初、高中歷史學科優(yōu)質(zhì)課比賽活動?,F(xiàn)將初、高中歷史學科優(yōu)質(zhì)課初賽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基本要求
1.參賽人員:在2019—2020學年鄭州市中小學課堂教學達標活動中獲得區(qū)級一等獎的初、高中歷史教師,以及縣(市、區(qū))按規(guī)定名額推薦到市教研室的初、高中歷史教師。(名單見附件1)
2.參賽課題:
(1)初中組教師參賽題目由區(qū)(縣)教研室另行通知
(2)高中組教師從下列十五項所列課題中任選其一作為參賽課題。
必修一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第5課 古代希臘民主制度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第24課 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
必修二
第4課 古代的經(jīng)濟政策
第8課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第12課 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
第13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第24課 世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趨勢
必修三
第3課 宋明理學
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
第23課 美術的輝煌
3.本次優(yōu)質(zhì)課初賽采取由參賽教師在錄播教室上課,將錄像上傳至鄭州市教育信息網(wǎng),然后組織評比的方式進行。(注:不具備參賽資格的教師上傳錄像無效)
4.按照“班班通”錄播教室課程錄制技術的要求進行錄像,錄像課要確保錄像清晰,聲音正常,避免過多技術剪輯,真實、完整地呈現(xiàn)課堂實況,錄制時間必須是本輪區(qū)級基本功比賽后錄制的。(優(yōu)質(zhì)課上傳要求及注意事項見附件2)
5.如發(fā)現(xiàn)該上傳課例參與過其他形式比賽或侵犯他人版權,將取消參賽資格;每節(jié)課40分鐘,超時將影響比賽成績。
二、上傳時間
2021年5月23日之前按照要求上傳完畢。
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2021年4月2日
附件1:
初中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學科 |
1 | 白愛芳 | 新密市實驗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2 | 蔡平 | 鄭州市惠濟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3 | 曹景福 | 鄭州市第七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4 | 常動聽 | 滎陽市第四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5 | 陳婧 | 鄭州市第七十八中學 | 初中歷史 |
6 | 陳雨 | 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7 | 程再鳳 | 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 | 初中歷史 |
8 | 崔騰飛 | 鄭州一八聯(lián)合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9 | 董明潔 | 鄭州市第十九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10 | 樊瑩 | 鄭州103中學初中部 | 初中歷史 |
11 | 范穎歌 | 中牟縣第二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12 | 方園 | 鄭州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外國語中學 | 初中歷史 |
13 | 馮圓 | 河南省實驗中學 | 初中歷史 |
14 | 郭 磊 | 新鄭市苑陵中學 | 初中歷史 |
15 | 郭瑩瑩 | 鄭州市第二十三中學 | 初中歷史 |
16 | 韓磊 | 鄭州一八聯(lián)合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17 | 何璐 | 鄭州市第七十九中學 | 初中歷史 |
18 | 何云云 | 鄭州市鄭東新區(qū)河南大學附屬學校 | 初中歷史 |
19 | 胡曉燕 | 鄭州五十一中 | 初中歷史 |
20 | 戶佩圓 | 鄭州市第九十四中學 | 初中歷史 |
21 | 黃利君 | 金水區(qū)碩爵學校 | 初中歷史 |
22 | 黃松奎 | 鄭州外國語中學 | 初中歷史 |
23 | 霍姣 | 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 | 初中歷史 |
24 | 姜曉丹 | 鄭州四十二中 | 初中歷史 |
25 | 焦坤朋 | 鄭州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 | 初中歷史 |
26 | 靳佳佳 | 鄭州市二七區(qū)綠地愛華學校 | 初中歷史 |
27 | 康志鵬 | 鄭州一中國際航空港實驗學校 | 初中歷史 |
28 | 雷曼曼 | 鄭州市鄭東新區(qū)九年制實驗學校 | 初中歷史 |
29 | 李東改 | 鄭州中學 | 初中歷史 |
30 | 李瑾 | 鄭州市第七十六中學 | 初中歷史 |
31 | 李寧 | 鄭州市第二十六中學 | 初中歷史 |
32 | 李瑞敏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外國語學校 | 初中歷史 |
33 | 李務艷 | 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 | 初中歷史 |
34 | 李向陽 | 登封市直屬第三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35 | 李雪瑩 | 鄭州市鄭東新區(qū)白沙中學 | 初中歷史 |
36 | 李艷 | 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 | 初中歷史 |
37 | 李英穎 | 鄭州市第一二三中學 | 初中歷史 |
38 | 李志華 | 鄭州市第九十四中學 | 初中歷史 |
39 | 劉建敏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外國語學校 | 初中歷史 |
40 | 劉麗娟 | 新密市第二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41 | 劉利飛 | 鄭州市第一二七中學 | 初中歷史 |
42 | 劉夢瑩 | 鄭州冠軍中學 | 初中歷史 |
43 | 劉曉翠 | 鄭州十六中初中部 | 初中歷史 |
44 | 劉亞輝 | 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九龍中學 | 初中歷史 |
45 | 柳賀 | 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十一學校 | 初中歷史 |
46 | 盧蓓 | 鄭州一中國際航空港實驗學校 | 初中歷史 |
47 | 駱維維 | 鄭州七十三中 | 初中歷史 |
48 | 呂霞飛 | 鄭州高新區(qū)朗悅慧外國語中學 | 初中歷史 |
49 | 呂曉利 | 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 | 初中歷史 |
50 | 馬慧萍 | 新密市青屏街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51 | 馬芃原 | 鄭州八十中學 | 初中歷史 |
52 | 馬曉璞 | 鄭州管城惠民學校 | 初中歷史 |
53 | 米莎 | 鄭州市第一二二中學 | 初中歷史 |
54 | 牛苗 | 啟智中學 | 初中歷史 |
55 | 秦曉燕 | 鄭州五十一中 | 初中歷史 |
56 | 秦雅蘭 | 鄭州市惠濟區(qū)第五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57 | 邱樸智 | 鄭州龍門實驗學校 | 初中歷史 |
58 | 石麗艷 | 中原振華中學 | 初中歷史 |
59 | 石倩文 | 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60 | 宋玉芳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外國語學校(長青路校區(qū)) | 初中歷史 |
61 | 王梁 | 滎陽市第一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62 | 王培培 | 鄭州市第七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63 | 王冉 | 鄭州管城惠民學校 | 初中歷史 |
64 | 王淑娜 | 登封市嵩陽中學 | 初中歷史 |
65 | 王雅倩 | 鄭州冠軍中學 | 初中歷史 |
66 | 吳穎博 | 鄭州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第一中學 | 初中歷史 |
67 | 謝慧娜 | 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 | 初中歷史 |
68 | 謝亞偉 | 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69 | 辛利靜 | 鄭州市第九十二中學 | 初中歷史 |
70 | 徐晨暉 | 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 | 初中歷史 |
71 | 徐秀娟 | 馬寨二中 | 初中歷史 |
72 | 徐妍妍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回民中學 | 初中歷史 |
73 | 徐艷蘋 | 鄭州市第三十九中學 | 初中歷史 |
74 | 許姣姣 | 鄭州市第七十八中學 | 初中歷史 |
75 | 許衛(wèi) | 鄭州五十一中 | 初中歷史 |
76 | 閆書玲 | 中牟縣第二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77 | 楊勇 | 中牟縣第三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78 | 于丹 | 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 | 初中歷史 |
79 | 袁靜雯 | 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 | 初中歷史 |
80 | 原笑笑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回民中學 | 初中歷史 |
81 | 岳松偉 | 鄭州市第一二一中學 | 初中歷史 |
82 | 臧戈 | 鄭州七十三中 | 初中歷史 |
83 | 張成慧 | 金水區(qū)新奇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84 | 張萌 | 鄭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 初中歷史 |
85 | 張盼盼 | 鄭州市第二十六中學 | 初中歷史 |
86 | 張培梅 | 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亞星實驗學校 | 初中歷史 |
87 | 張瑞敏 | 鄭州市第七十七中學 | 初中歷史 |
88 | 張曉靜 | 滎陽市第一初級中學 | 初中歷史 |
89 | 張曉林 | 鄭州三十七中 | 初中歷史 |
90 | 張玉含 | 馬寨二中 | 初中歷史 |
91 | 鄭書軍 | 鄭州市惠濟區(qū)第六中學 | 初中歷史 |
92 | 鄭燕燕 | 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 | 初中歷史 |
93 | 仲雯雯 | 金水區(qū)為民中學 | 初中歷史 |
94 | 周春凱 | 新鄭市實驗中學 | 初中歷史 |
95 | 朱雷雷 | 鄭州市第七十一中學 | 初中歷史 |
高中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學科 |
1 | 宋金玉 | 鄭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 高中歷史 |
2 | 方永乾 | 新密市第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3 | 韓冉陽 | 新密市實驗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4 | 張傳祥 | 新密市第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5 | 李會娟 | 新密市實驗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6 | 耿少謙 | 登封市外國語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7 | 李亞男 | 登封市外國語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8 | 周振華 | 登封市第一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9 | 李應斌 | 鄭州市第九中學 | 高中歷史 |
10 | 韓美博 | 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1 | 郭曉飛 | 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2 | 董愛驥 | 鄭州市第一〇六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3 | 李華杰 |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4 | 張金超 |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5 | 張大燕 | 鄭州市回民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6 | 張玉華 | 鄭州市第十一中學 | 高中歷史 |
17 | 毛山旭 | 鄭州慧民外語學校 | 高中歷史 |
18 | 饒克 | 鄭州市第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19 | 曹書霞 | 鄭州市第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20 | 楊利紅 | 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21 | 周敬松 | 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22 | 白俊彪 | 鄭州市第一〇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23 | 黨延春 | 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 | 高中歷史 |
24 | 安麗敏 | 鄭州桃園中學 | 高中歷史 |
25 | 王亞飛 | 鄭州市第一〇七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26 | 石磊 | 鄭州市第七十四中學 | 高中歷史 |
27 | 王瑞 | 鄭州市第七十四中學 | 高中歷史 |
28 | 李俊民 | 鄭州市第一中學 | 高中歷史 |
29 | 陳淑潔 | 鄭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 高中歷史 |
30 | 薛曉露 | 鄭州龍湖一中 | 高中歷史 |
31 | 馮媛 | 鄭州龍湖一中 | 高中歷史 |
32 | 趙玉芳 | 鄭州外國語學校 | 高中歷史 |
33 | 鄭江濤 | 鄭州外國語學校 | 高中歷史 |
34 | 趙丹洋 | 鄭州中學 | 高中歷史 |
35 | 安賓賓 | 鄭州市實驗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36 | 張瓊 | 鄭州市實驗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37 | 萬娟娟 |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 高中歷史 |
38 | 劉一鳴 |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 高中歷史 |
39 | 李璐 |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 高中歷史 |
40 | 胡盼 |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 高中歷史 |
41 | 鈕亞軍 | 鄭州市第十二中學 | 高中歷史 |
42 | 劉洋洋 | 鄭州市第十二中學 | 高中歷史 |
43 | 侯海峰 | 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44 | 申偉 | 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45 | 孔立國 | 鄭州市鄭東新區(qū)外國語中學 | 高中歷史 |
46 | 楊敏 | 鄭州領航實驗學校 | 高中歷史 |
47 | 買亞云 | 鄭中國際學校 | 高中歷史 |
48 | 許瑞娟 | 鄭州學森實驗學校 | 高中歷史 |
49 | 劉浩然 | 河南省新鄭市第二中學 | 高中歷史 |
50 | 黃宏磊 | 河南省新鄭市第一中學 | 高中歷史 |
51 | 陳書娟 | 河南省新鄭市第一中學 | 高中歷史 |
52 | 劉彥超 | 河南省新鄭市第一中學 | 高中歷史 |
53 | 郭紅杰 | 河南省新鄭市第三中學 | 高中歷史 |
54 | 李瑩瑩 | 滎陽市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55 | 劉洋 | 滎陽市實驗高中 | 高中歷史 |
56 | 陳耀輝 | 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57 | 劉慧平 | 中牟縣第二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58 | 張桂芳 | 中牟縣第四高級中學 | 高中歷史 |
附件2:
優(yōu)質(zhì)課上傳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授課教師錄制前準備
(一)授課教師著裝要求
教師著裝應整潔大方。授課時精神飽滿,同時鼓勵教師展現(xiàn)個人授課風格。
(二)課程資源準備
課程資源包括:課堂實錄、課件、教案等。課堂實錄以視頻形式呈現(xiàn),課件以PPT形式呈現(xiàn),教案以WORD或PDF形式呈現(xiàn)。其中課件首頁信息包括題目、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教師姓名、所在學校等信息。
二、錄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錄制環(huán)境應保持干凈整齊,教師操控整節(jié)課,確保無學生無故走動、說話、排除外界干擾音。
(二)錄制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看黑板,給攝像機留下側面或背面時間過長,要有一定的時間面向攝像機;避免長時間站在白板或大屏前方,以免因背光太亮造成面部較暗的情況。
(三)黑板板書要書寫規(guī)范、字體較大;為保持課程的連貫性,拍攝過程中盡量不要出現(xiàn)較長時間的停頓;講課聲音清晰、洪亮,語速適中,使用普通話。
(四)課堂實錄視頻格式為MP4,分辨率為720P或1080P,碼流為2—3M。
三、其他事項
(一)上傳地址為:iclass.www.arteservicespurghi.com。請參賽教師打開網(wǎng)站后認真閱讀“操作流程說明”后再進行操作。
(二)僅能使用鄭州教育城域網(wǎng)進行上傳。
(三)參賽教師使用鄭州教育通行證賬戶登錄上傳,請教師登錄網(wǎng)站后自行注冊。
(四)上傳前要仔細檢查所有資源,一經(jīng)上傳不得修改和刪除。
(五)課堂實錄視頻單獨上傳,課件和教案等資源進行壓縮打包上傳,壓縮包格式為ZIP或RAR。
(六)上傳視頻和相關資料時遇到問題,請各位參賽教師加入技術服務QQ群,群內(nèi)由專人協(xié)助解決問題。申請入群請注明學校和姓名信息,否則不予通過。
四、技術支持聯(lián)系方式
關于舉行鄭州市初、高中歷史學科優(yōu)質(zhì)課比賽初賽的通知